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透 解读,请观影后阅读本文。真没想到自己会决定给这部片写影评。要是搁三五年前,同样的片我都不一定能看完。但前两天我看完后却不知为何给了四颗星,这其中一定有些什么!且让我琢磨琢磨,理一理。当我们不禁为 Antonio 的傻、白、甜所感叹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多年前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自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透 解读,请观影后阅读本文。真没想到自己会决定给这部片写影评。要是搁三五年前,同样的片我都不一定能看完。但前两天我看完后却不知为何给了四颗星,这其中一定有些什么!且让我琢磨琢磨,理一理。当我们不禁为 Antonio 的傻、白、甜所感叹的时候,是否会想起多年前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自己?以及,我们又是如何从那个时候的单纯,品尝着生活中的毒物或甜点,一路走到了现在?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太阳下山太阳下山冰淇淋流泪……⸺ 王菲《催眠》生活中似乎有两种状态的人:一种状态是比较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他们会主动地去追寻符合自己理想的人或生活方式,从而为自己划上一条较为清晰的界限,希望自己始终能收放自如;而另外一种状态则是随遇而安的人,他们先看生活能给自己什么,然后比较被动地接受境遇,如果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也就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愿。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以上两种状态的角色,他们彼此的性格和结局相互映衬,会产生出很多种经典的戏剧化效果。然而我认为这两种状态并不局限于代表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在我看来它们更像是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状态,会像四季般更迭:我们时而明白自己要什么,时而并不明白。因此片中的角色,从 Antonio、Lorenzo、Denis 到 Luca,甚至是 Thomas,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其实都是在这两种状态中交替发展,我们很难将他们进行简单的脸谱化或标签化。这大概是我认为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人物角色眼花缭乱的情况下,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实属不易,我们无法将 Antonio 简单标签为花瓶,将 Lorenzo 简单标签为渣男,将 Denis 简单标签为放荡,将 Luca 简单标签为轻浮,将 Thomas 简单标签为深情……他们似乎都在努力地进行着某种尝试,似乎都有更为立体的性格。Antonio 和 Lorenzo 是一对相处了 12 年的伴侣,按 Antonio 自己的话说:换算成 gay 纪年,就像条 84 岁的老狗。他和 Lorenzo 从高三时就在一起了(意大利高中五年),大学毕业后,Antonio 就在家当花瓶人妻,负责微笑、拥抱、厨艺和家务,而 Lorenzo 则工作养家。然而因为 Antonio 常年不工作,他也就不可能完全懂得 Lorenzo 所要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情绪,他以为只要尽了 “主内” 的职责,自己和 Lorenzo 就不会出现问题,但没想到 Lorenzo 其实早就跟一个叫 Enrico 的好上了,只不过一直到今天才跟自己摊牌。Lorenzo 说:“ 我一年半以前就爱上了 Enrico。 ”一年半以前就开始的事情,Antonio 居然无感,在觉得自己蠢到家的同时,Antonio 也被迫改变自己的生活,Lorenzo 说接下来的 6 个月他每月会资助 800 欧元生活费让 Antonio 去外面租房住进行过渡,直到 Antonio 找到工作。Antonio 试图挽留 Lorenzo,说要不然从罗马搬到米兰去工作吧,Lorenzo 有米兰的工作邀约,自己学建筑专业在米兰也比较容易找工作,那样的话两人还可以在一起。但 Lorenzo 明显已不想再和 Antonio 在一起生活。Antonio 在健身房拼命健身,对挽留 Lorenzo 还抱有一丝希望。直到看见 Enrico,他有些慌乱地意识到,恐怕最后一丝希望也要破灭了,眼前 Enrico 阳刚的气场,分明是意味着 Lorenzo 可能连 “基本号码” 都已经改了。详情